?在正常的塑料凹版印刷中,我們常常會出現霧版的印刷問題,這個問題很難從哪一個方面去解決,因為它是綜合性的問題。并且如果沒及時解決,印刷出來的產品面臨報廢的可能,生產的產品合格率下滑,給正常的產品質量控制與車間的生產、交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嚴重的會造成報廢與客戶投訴。
有效地預防與解決這個問題,十分重要,以下是筆者在生產當中積累的經驗,與同行共享,希望對同行業中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霧版的概念
霧版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油墨溶解力下降,油墨中的樹脂與顏料不能很好地溶解在一起,分散開來后,樹脂吸附在版輥上形成一層油污,看上去像霧。
?霧版的狀態:用頻閃燈照射版面,很明顯可以看到有一層霧狀在版輥上,一般多出現在紅、藍色。
二、霧版問題形成的原因與解決方案
1、霧版的原因:(印前處理)
版輥:
版輥鉻層處理不好,與油墨的親和性太好,會導致霧版的產生。如版輥的拋光度不夠細膩,顯得粗糙。我們曾經有一套新版,在上版打樣時,經版輥處理后開機正常生產,發現有霧版狀,采用各種方法均得不到解決,后來將版輥清洗干凈,發現版輥輥體的拋光度不好,其靜觀的平滑度與拋光度不好,退回版輥做重新拋光處理后,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印前版輥的處理必須要做好!
油墨:
如果使用過多的舊墨也會霧版,原因是油墨中的樹脂與顏料比例不平衡,如樹脂的成分偏高,則會緊緊地包裹版輥,形成一層油臘類的霧層,刮刀難以刮盡。舊墨在正常運行當中,沒有良好的流平性,造成油墨印刷適應性降低也會出現霧版現象。如新墨出現類似問題,可以向油墨廠家反饋,在油墨原材料進行調整。
環境:
車間環境衛生及相對濕度的控制,也會影響到油墨的揮發,出現霧版現象。如濕度比較大的春夏季。
刮刀:
刮刀角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我們可以將刮刀適當裝硬一點,會有助于減輕霧版的出現頻率。最好上機前,刮刀一定要用油石研磨。在下刀時,我們要先用刮刀的氣缸來壓刀,后續在正常開始時,再手動來加一小部分的壓力。刮刀裝配時不能出現波浪型,這樣可以有效地將刮刀壓力均勻分散在整個版面上。
粘度:
在生產前我們可以根據產品的版面上墨量和印刷速度來調整油墨粘度值,我們基本遵循一個原則;速度越快,粘度值要低一些,速度越慢,粘度值相對要高一點。如高速機正常在150m/min車速生產時,專色的粘度在17~18S,三原色在15~16S/。低粘度生產對霧版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溶劑:
我們可以在油墨中添加慢干成分,如加入少量的丁酯、丙二醇甲醚來調整油墨的揮發速度。如果油墨溶解不好,可以適量加入少量丁酮(以無苯無酮為例)。溶劑配比時要注意不同溶劑的揮發速度與溶解度。
2、解決方案
對所有的版輥進行拋版處理,將車速開到150m/min,用600號的靜電水砂紙進行橫向拋版,拋版的速度要快,可以沾溶劑或干拋。
出現霧版時,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刮刀角度來改善,觀察多長時間再次出現,同時測量一下粘度值是否偏高,將粘度控制好,便于之后調整。如果太高,可以適當加入少量慢干溶劑。如查看還有,則把車速適當降低后用干凈的布條,沾少量的水來擦拭版面,可以馬上處理干凈。
適當添加少量的新墨,保持油墨泵的循環,保持油墨良好的流動性。油墨桶中的油墨不要太多,只要有油墨桶的三分之一就行,生產中少加勤加,可以有效減少霧版的現象。可以適當加入少量的調墨油。建議最好不要全部用舊墨。
以上方法不行的時侯,就必須停機處理,先把刮刀用油石研磨,將版輥進行拋光處理。上油墨下刮刀之后,再將車速提高到正常開機速度,再用頻閃燈觀察版面看是否霧版。必要時請版輥與油墨廠家協助解決。關鍵的還是在版輥的印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