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貫徹中央環境保護部等三部委《關于印發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的要求,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環保廳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第二階段(2013年-2015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方案》(粵環〔2013〕14號)文件,并出臺了《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實施意見》(粵環〔2012〕18號)。
在廣東省環保廳公布的“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項目表”中,惠州寶柏包裝有限公司、華新(佛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業內享有盛譽的軟包印刷企業和艾利(廣州)包裝系統產品有限公司、深圳當納利印刷有限公司、羊城晚報社印刷廠、南方日報社印刷廠等赫赫有名的紙類印刷企業都赫然上了治理黑名單,可見這次整治的堅決和嚴厲。
早在2010年,廣東省環保廳和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就發布了“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并于2010年11月1日強制實施。該標準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整治的第二階段),企業排氣筒VOCS排放限值為:凹版印刷中,苯的最高排放濃度為1mg/m3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為0.36kg/h,甲苯與二甲苯最高排放濃度合計為15 mg/m3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為 1.62kg/h,總的VOCS最高排放濃度為120 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為5.13kg/h。
在此背景下,軟包企業在生產中嚴格控制VOCS排放勢在必行。而如何達到政府規定的排放標準,選用適合企業的溶劑回收設備,熱循環系統、無溶劑設備等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工藝,開發可重復利用或可降解材料,淘汰落后設備和工藝,實施印刷產業升級等,將是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必須選擇。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是指在20℃條件下蒸氣壓大于或等于0.01 kPa,或者特定適用條件下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印刷行業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含VOCs有機廢氣,廢氣中VOCs主要來自印刷使用的種類繁多的油墨、有機溶劑和粘膠劑的揮發。
軟包裝凹版印刷時,當油墨在印輥與壓輥的壓力下轉移到印刷基材膜時,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VOCs。在凹版印刷時,一般要向油墨中加入4~7種有機溶劑作輔助劑,所以這種油墨的成分相當復雜,排放的VOCs成分多樣,相應治理和控制的難度也更大。
采用溶劑型油墨、膠黏劑的軟包裝生產企業,如果沒有安裝VOCs處理設施是不可能達到標準規定的排放限值的。如何更好地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呢?一是采用非揮發溶劑的清潔化生產工藝(水墨印刷+無溶劑復合),二是安裝溶劑回收裝置,控制VOCs排放。
擁有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無論對于企業主還是企業一線員工來說,肯定都是非常樂意的。尤其是現在80后、90后開始越來越多的成為中堅力量,如何營造一個對他們更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也是許多軟包裝企業老總關注的重點。
那么,在當前軟包裝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和環保壓力下,企業愿意選擇投資溶劑回收嗎?
A方:愿意,投資溶劑回收裝置兼具經濟和環保意義
四川保羅包裝劉文靖:
我們應該會投資溶劑回收,利于環保的事情都會支持。看中的不是價值什么的,就是環保。其實溶劑回收運營費用很高,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但是對我們的地球母親好一點,留給子孫后代碧水藍天,我們現在的發展已經對環境做出了巨大的破壞,是時候對我們身邊的事情作出改變了。我個人認為企業年產值五千萬左右的企業可以考慮用。水墨和無溶劑復合可以同步考慮,不過目前水墨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并且水墨增加能耗。水墨關鍵是要解決干燥問題,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無溶劑值得大力推廣,我相信無溶劑會逐漸代替溶劑復合的,這是環保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安全對我們的要求。其實我們更應該重視簡化包裝,減量、減色。能不包裝就不要用包裝,提倡大包裝、可回收包裝,建立包裝回收有效機制。回收不是說指邊角料什么的,是包括每位消費者使用過后的包裝物。
銀騰喻總:
我們會投資溶劑回收,新廠房設計已經預算了溶劑回收的支出,好似要500多萬,目前新廠房已經動工了。溶劑回收的優點很多:1、溶劑沒有回收系統時,是直接排放到車間和大氣中,這樣就導致我們很多工廠的車間氣味很難聞,如果回收,將會達到凈化車間、美化環境的效果;2、印刷,復合過程中溶劑必須全部揮發,一個年產值1億的企業,一年至少向大氣中揮發排放600t溶劑,價值500萬人民幣,并且極不環保;而如果能回收利用50%,一年就可以節約200多萬,基本相當于現在企業一半的凈利潤。目前有些企業比較糾結的是溶劑回收一次性投資比較大,至少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
軟包裝吳生:
溶劑回收,對環保的意義重大,隨著回收技術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對使用溶劑的軟包廠家來說,也會有相應的效益產生,所以我認為這種對社會和企業都有利的事,在今后幾年會得到推廣。特別是在社會和政府對環境的監管力度加強時,可能會加快應用步伐。
但溶劑回收也有一個問題要關注,即回收率不可能達到100%,一般是80%左右,其余的會有一部分溶劑混入冷卻水中,無法回收。對這部分含有溶劑的水的處理是個問題,直排當然不行,需要研發回收項目的人士加以關注。
達利包裝曹永鵬:
我們已經決定先投資復合這個工序的溶劑回收。印刷行業的印刷、干復生產過程中都會大量使用有機溶劑,經過設備烘箱高溫烘烤,揮發出來并排放到大氣中。含有大量有機溶劑廢氣的排放,不僅對周邊環境及人身健康構成危害,而且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與經濟損失。使用溶劑回收可為企業節能、減排、降耗、增效、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投資前,我們也曾有過顧慮:回收回來的溶劑能用嗎?是混合的溶劑還是能分成單一的?因為我們基本用的都是混合溶劑。所以最后決定印刷先不上,先上復合的,因為復合基本就是用乙酸乙酯一種,回收回來可以重新再次使用。
然后我們計算了投資回報。干式復合是單一溶劑,按很多廠家宣傳的能回收最低量70%,按我們正常中速機的速度150m/min來計算,24小時可以生產216000m,按正常上膠量2.4g/m2干膠來算,按工作濃度35%配好的膠水,濕膠就要1481kg,所配乙酯就要740.5kg。一天740kg溶劑按70%的回收比例就是518kg,一公斤按均價6.5元計算就是3367元,這是一天一臺機節省的費用。一個月一臺復合機就可以節省3367*30=101010元,有五臺復合機一個月就節約50萬元。這還只是復合,還有印刷。印刷機使用的是混合溶劑,回收的也是混合溶劑,按均價4000元算,按一天24小時一臺機1T溶劑算,這個數量是按我們自己的使用量來算的,一天一臺機節省4000元,一個月12萬,一年一臺機就是100多萬。所以從經濟角度來說,項目投資額500萬一年時間也能輕松回本,故投資溶劑回收從成本上來說是可行的。
另外使用回收裝置,樹立企業環保形象,也會有助于企業經營及口碑傳播。這個投資也有一定社會效益,現在提倡環保節能,我們就為建設環保,節約型社會做貢獻,樹立社會公益形象,密切企業與周邊民眾、政府的關系,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與品牌效應。
這些因素最終決定了我們投資復合工序的溶劑回收。
目前國際廣泛采用的投資方式是BOT:即BUILT(建設)、OPERATE(營運)、TRANSFER(移交),即承建者對該項目進行投資建設,企業不用花錢,但是在特許期內回收回來的溶劑歸承建者所有。特許期滿后,承建者將該項目無償移交給企業。在特許期內,承建者通過對該項目的良好管理,收回投資成本并取得合理利潤。而企業獲得良好的環保效益。BOT形式投資回收設備可大大減輕企業投資壓力,減少環境污染。目前聽說這種社會化投資、企業化運作的模式已經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的肯定和推廣。所以,如果企業想投資溶劑回收、但又感覺資金有壓力的企業可以考慮了解一下這種方式。
無錫德華彩印華偉:
我們公司正在考慮投資溶劑回收裝置,主要是用在印刷環節的。現在很多企業上這個設備,實際上是為了符合當地政府要求和獲得政府補貼,并沒真的是為了回收溶劑使用,因為印刷機用的是混合溶劑,回收了用處也不大。我們回收后的混合溶劑除了用作清洗外,用不了那么多的只能處理掉。復合機還好點,用單一溶劑比較多,能重復使用。混合溶劑實際上沒人去分離的,成本太高。目前我們估算了投資回報,如果設計合理的話,應該還是會節約成本的。同時我們設備烘道上加裝了自動風門調節系統LEL,設備上增加LEL裝置可提高回收的效率,并且可以降低能耗。目前國內都用吸附回收,在國外已落后了,而且效率比較低。降低能耗才是真正的目標。LEL可以檢測尾氣溶劑濃度,避免引發烘箱內爆炸或火災。印刷機LEL自動控制可以讓進入回收系統的尾氣保持一個穩定的濃度,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回收系統的能力,達到最大限度節能和回收的效率。
珠海樂通何工:
溶劑回收有利于資源的循環利用,節省資源;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廢液廢氣污染;有利于公司降低經營成本。所以,溶劑回收技術是非常有必要投入的。但目前有一些溶劑回收的技術工藝條件很不成熟,需要加大研發力度,特別是一些回收設備的設計。并且目前溶劑回收也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樂通的溶劑都有回收,但是不會再用,而是送到專門回收溶劑的公司去處理了。現在有很多專門的環保公司在做處理回收溶劑的工作。
軟包裝吳小平:
我很看好溶劑回收,其市場與價值潛力很大。之前溶劑回收設備前期投資大,在軟包裝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情況下,要求軟包裝企業拿出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資金來減少有機廢氣排放、治理環境污染,對軟包裝企業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包袱”,當然也無法調動軟包裝企業的積極性;一些中小企業就算想投資溶劑回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目前國內有幾家環保設備廠家都在不斷研發和進步,設備成本在慢慢下降,而溶劑回收率和純度也在不斷提高,能夠對溶劑進行有效的回收及再利用,不但能夠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能變廢為寶,為企業創造效益。
B方:不愿意,投資成本大,溶劑回收質量難以保證
廣東文華彩印楊經理:
溶劑回收裝置的投入比較大,回收的成本也高。所以對我們現在彩印行業來說,很多廠家是不會考慮的。還有我國現在對這個大氣排放還沒有真正的嚴抓,相關規定都還停留在書面要求上。故而企業在考慮此類問題時還是首先考慮投入的回報問題。廣東2011年出臺了VOC排放的相關標準,對于企業清潔生產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對控制VOC排放,可能會更多地看好醇溶油墨和無溶劑復合。印刷這方面,水墨應該是最終的產品,但現在好像穩定性還是很差。并且水墨能耗大,這也是個硬傷。所以應該還會有個過渡產品出來。目前的醇溶油墨大部份是丙烯酸體系,印刷適印性不是很好,丙烯酸系的醇溶還有個缺點就是總殘留有一點酸的氣味。如果聚氨酯醇溶油墨能夠成熟的話,印刷適印性好,色彩飽和度能達到,應該可以成為水墨的過渡產品。
湖南軟包裝鄒工:
溶劑回收項目本身肯定是好的,利國利民。我們企業本來也曾經準備投資,但是預算下來后,工程投資不小,而對回報率又沒有信心,所以最后還是放棄了。主要是綜合考慮了成本和環保因素。以前大家都是用不環保溶劑,這些溶劑特別值得回收。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采用了環保溶劑,污染相對較小,回收的意義已經不大。特別是以后趨勢是使用無溶劑復合和水性油墨、水性膠水,更加沒有必要回收溶劑了。所以,花大筆錢去投資溶劑回收,使用壽命有多長都不知道。所以,我們企業最終選擇放棄溶劑回收。就我所了解的,有一些同行也投資過溶劑回收,但是一直沒有大面積用起來。我認為是運營成本還是有點高,雖然環保但是沒有產生經濟效益,這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成本壓力。如果國家不大力支持或者管制,大家肯定不愿意花這錢,因為現在利潤空間都很低。要說投資,企業可能會更愿意投資好的節能設備,并且現在的環保油墨和無溶劑都發展得挺快的,同樣可以達到環保和控制VOCs排放的目的。
廈門市濱湖印刷有限公司趙火斌:
我們應該不會投資溶劑回收,因為在溶劑回收的時侯實在是太麻煩了。并且我們不是生產食品軟包裝的,所以目前對控制VOC排放、控制溶劑殘留感覺還不是特別的緊迫。如果將來國家抓得緊了,可能會選擇其它方法來達標。
中信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姜學彬:
我們企業規模比較小,暫時還沒有能力投資溶劑回收。一般來說,要投資溶劑回收,企業第一時間肯定會想上了溶劑回收設備后有啥好處?多長時間能真正盈利,就是說能把投入的錢賺回來?回收過程需要投入些什么?回收的溶劑純度怎么樣?小企業適不適用?我個人的意見是溶劑回收在上游企業(油墨廠、膠水廠)比較適用,他們的溶劑相對單一,而且用量大,而對于我們印刷企業來講,能用得起來的可能很少。就像無溶劑復合,說得再好,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在我看來,印刷企業的生路在客戶上,現在軟包裝的價格跟風險不成正比,風險太大,貨款難要,很容易形成呆賬、死賬。客戶那邊咄咄逼人,你不做有大把人做。只有讓客戶認識到一分錢一分貨,給軟包企業留有合適的利潤空間,印刷廠才有能力考慮更環保的生產方式。
泉州暉達彩印林先生:
目前,我們不會考慮投資溶劑回收。主要是害怕溶劑回收以后,不經過過濾的話純度不夠,水含量會比較高。經過過濾的話成本又比較高,而且在物流、倉儲方面也不方便。所以我們會選擇其它方法控制VOC,我個人比較看好水墨印刷。
汕頭南誠符朝暉:
溶劑回收裝置投資大,回收后提純的能耗高,現在無溶劑和水膠這么發達,我覺得溶劑回收裝備意義不太大,很多廠家都是迫于政府的壓力才上的回收裝置,安裝后能真正用好的企業非常少。所以我還是看好用其它方式來控制VOC排放。
長沙藥包邢工:
我個人覺得藥包也好,食品包裝也好,所排放的VOC其實并不多,溶劑回收不合適我們這個行業。并且回收的混合溶劑根本無法直接使用,要二次分餾。即使只在復合上面回收,里面的純度也無法滿足要求。復合用乙酯要求極高,回收的溶劑也要經過處理才能再次使用。我們目前仍然采用干法復合,也能達到藥包殘留標準。藥包標準本來不高,但藥企一般積極采用高標準驗收藥包,所以藥包變成驗收最嚴格的產品。所以,軟包裝行業中的最高標準就是藥包標準,比食品嚴格的是藥包的質量保證體系。所以,關鍵還是企業的質量控制。我個人看好的最好的控制VOC排放的做法是:采用擠出復合、無溶劑復合更環保,更有效。
而溶劑回收在化工行業才有意義,比如他們的副產品溶劑回收才有意義。還有溶劑生產企業也可以考慮這個。汽車、冶金、北方的采暖、用大型鍋爐的行業等這些企業,VOC排放都比我們嚴重得多,這些行業才是國家和環保局的重點。我們軟包裝都是小污染、輕污染,甚至比餐飲還要輕得多。餐飲業的污染排放、其有害物質:廢氣、廢水、一個中型餐館就比我們嚴重。
廣西容縣風采印業有限公司馬剛:
我個人更看好無溶劑復合技術,無溶劑復合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代替目前的干式復合技術。目前無溶劑復合技術應用在拉伸膜/拉伸膜、拉伸膜/流延膜結構上是比較順暢的,在拉伸膜/吹膜結構和耐蒸煮包裝上應用并不太順暢,不順暢的原因與基材、膠水的特性有關。如果大家能用好無溶劑復合,那么控制VOC排放就容易多了,至少在復合這一環節,已經沒有溶劑揮發。
結語
在我們軟包裝的印刷和復合環節,每時每刻都有很多花錢買來的溶劑在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后,白白地被揮發掉。于是,溶劑回收技術應運而生。但迄今為止,在我們軟包裝行業使用溶劑回收裝置的企業還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其一次性投資大,二是對回收回來的溶劑能否再次運用存疑,尤其是印刷環節,多使用混合溶劑,回收回來是否有再利用的價值呢?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顧慮,但也有運用得很好的企業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如黃山永新引進消化吸收的活性炭纖維全自動回收乙酸乙酯溶劑工藝,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2590萬元,同時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隨著國家政策對環保的重視,隨著軟包裝技術的發展,企業即使不選擇溶劑回收,也可以通過使用環保油墨和無溶劑復合、擠出復合等工藝,來達到控制VOC排放的目的。
無論采用哪種技術手段,都視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不能說哪一種更優秀于哪一種。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哪一種,都意味著環保必須得到企業的重視。越早投資環保的企業,越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據優勢,這將是勿庸置疑的。
?
?“包裝BBS”是一個供大家交流思想、暢所欲言的平臺,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平臺參與討論,各抒己見,在彼此坦誠的交流中共同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歡迎大家繼續就此話題來我們“包裝BBS”暢所欲言,同時,也歡迎大家提供熱點話題。
聯系方式:總編范軍紅:020-85626447-12?? 13609084976 郵箱:fanjunhong@126.com
????????? 編輯沈曉蕓:020-85626447-15 郵箱:ss8996@126.com